三极管的物理层解释 I
最近模电在学三极管,本身PN结就已经让我对发明者佩服得五体投地了,所以这个三极管就成了”这种神之物居然只要几分钱!”“我该说这就是工业化的伟大还是说智慧的廉价呢~”
书上、老师、网上几乎都没有涉及三极管放大过程的物理原理解释;这就让我有点无法适从,毕竟我感觉我是那种“什么东西不从物理上说通就无法理解”星人……_(:з」∠)_ 所以在网上大致查了一下后就去图书馆找了几本书,发现只有国外的一本《半导体物理与器材》具体讲解分析了三极管,国内的书基本都只讲到PN结(目测是由于受某本“元老级”书的影响……←_←)。
我将按着我自己的理解,分两篇,以“从物理上解释三极管的放大成因”为目标进行成文。其实所谓“物理层”的说法也是舶来品,因为“层”一说是计算机学科的说法。因为我才开始学习模电,半导体物理更只是课余看了几页书,理解和描述肯定有不妥的地方,欢迎各位一起讨论、研究~
首先是模电老师的“水阀比喻”,三极管就像一个水阀,基极是阀门,用很小的能量控制水管中很大的能量。应该说这个比喻是很贴切的,但是我想问的是“物理上到底是怎么实现这种阀门效果的呢?” 综合我查网络资料和查书的结果,我想先介绍一下,(半导体)三极管的前辈,电子三极管。
接下来的问题是,(半导体)三极管(以NPN为例)是如何实现电子三极管的这些功能的?继续解释之前,我想强调几个三极管的特性,不知是我当时读教材不认真还是什么,总感觉当时对这几个性质印象不深,但是后来却发现这是影响我理解的重中之重。
0.请记住、分清发射区、基区和集电区这三个东西,结合其作用多看几次应该就没问题了。
1.三极管各层的厚度:这个教材上有提到:整个NPN区有几百微米厚,但是其中的P区只有几微米厚,也就是说P是非常薄的,可以说在集电极和发射极眼里,基极就是一张餐巾纸一样存在~~而集电极与发射极相比,集电极则要厚一些(这一点没前一个重要,但是作为特性最好也要记得)。
按照欧姆社的《漫话半导体》来说的话,我们可以形象地说,这时想让E区电子顺利地进入C区,我们只要想办法填平中间B区这个“峡谷”,于是B区的输入电流就成为必须的了,同时,B区到底能被填得多平,也就直接关系到E区的电子能以多快的速度进入C区。而“填平”的工作,是主要看B区的输入电流的。
数学分析部分目测得从PN结特征电流方程开始说,争取写出来吧,虽然目测没人会看……_(:з」∠)_
参考资料:
http://hi.baidu.com/13933612271/item/62c1830bac4ca130a3332aad
http://www.pw0.cn/article/dgyjzl/2011/0330/13761.html
http://www.52rd.com/bbs/Dispbbs.asp?BoardID=77&ID=197800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四版)》 童诗白 等主编(这是我们的教材)
《半导体物理学(第7版)》刘思科等 编著
《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第三版)》Dona H.Neamen 著 赵毅强等 译 电子工业出版社
《欧姆社学习漫画 漫画半导体》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