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期随笔
其一 已经记不得回来多少天,还有多少天才能回上海了。 我每天起来还是会看一眼感染人数的统计数字和曲线图。这样对于整体局势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至于其他的相关新闻就随缘看了,虽说不会主动去搜集,但是我这一天空闲的看手机的时间这么长,那些有的没的基本也都还是会看到。 我的心态确实从最开始的恐慌,到后来的愤怒,再到后来的无奈,最后到现在的平静,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现在我看到那些正面的
其一 已经记不得回来多少天,还有多少天才能回上海了。 我每天起来还是会看一眼感染人数的统计数字和曲线图。这样对于整体局势有一个基本的判断。 至于其他的相关新闻就随缘看了,虽说不会主动去搜集,但是我这一天空闲的看手机的时间这么长,那些有的没的基本也都还是会看到。 我的心态确实从最开始的恐慌,到后来的愤怒,再到后来的无奈,最后到现在的平静,经历了好几个阶段。现在我看到那些正面的
这几天拉肚子,吃不好也睡不好(半夜被肚子疼醒然后起来跑洗手间)。心情自然也就很down。自己的实验几乎陷入停滞,我觉得自己利用起这段没有力气干活的时间,给师弟师妹介绍了一些课题相关的背景,给他们答疑解惑,助力一把让他们早日进入状态,这已经是我能做的极限了吧。本来对于周五之行心情也从期待变成了慌张——万一没有痊愈在路上出了问题怎么办。 而也就在这个时候,看到了乾菱更新的微博日常。 怎么说
> 这是我当年(2016年)研究生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结课论文。 科学,必然是幸福与正义的伙伴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分析 #### 写在前面: 科学,必然是幸福与正义的伙伴——本来,在“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分析”这个命题背后的语境下,这句话是需要进行一番批判之后才能提出来的,而我并没有这么做的原因则是:与命题的默认思路相反,我并不认为这句话是需要进行客
十年前(2009)的国庆,我把自己在那段时间里的关于物理,主要是关于电子云与万有引力的一些思考写成一本一万字有余的小册子,命名为《GUT随想》。GUT,大统一理论,即如何统一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是物理学的一个圣杯难题。我当时在看了一些相关科普读物之后也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也针对其中一些反常识的现象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其中就包括提议用“波动的肥皂泡”去统一“电子
小时候身体弱,气温一有波动就只能急匆匆往厕所跑。当时的自己望着这阴晴不定的天空就很是不甘心,凭什么自己就得被老天爷如此玩弄于股掌。08年,和朋友第一次见证了日全食。那是我第一次也是目前为止我唯一一次发自内心、情不自禁地鼓掌。那转瞬间白天成了黑夜,原本燥热的山头随着一股风就变得凉爽下来仿佛就是「天空」在向我宣告自己的权威。我承认「天空」的强大,但我也不服「天空」的统治。就这样我在“用自己的方式违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