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Cr总述视频(我自己私底下是这么命名的)最后敲定的,其实是它正式上传时的标题。也就是《再一次,去用逻辑理解生命》这个标题。当时构思标题时其实是比较仓促的,标题本身并不能和视频的内容完美契合,实际上包含了一些视频中未讲述到的背景。比如,为什么是“再一次”?实际上,在了解了一些这个话题上的历史、以及一些现状之后,可以发现我的这个OpCr这个想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整个文明向着某个更高等级智慧一次又一次冲锋中的一个小小浪花。


BATTLE 1:希尔伯特计划(1920s)
20世纪初的科学家们应该是目前来说最意气风发的一届科学家了,经典物理学的胜利让他们觉得自己已经就要完成theory of everything了。在我看来,希尔伯特计划背后的野心比所谓的万物理论甚至更大。如果说“科学就是事实”(语出爱因斯坦),那希尔伯特计划几乎就是想用“科学”去描述一切,那么所有是“事实”的描述就是真,不是“事实”的描述就是假。并且,这一个判定过程可以让一个机器自动完成。这如果真的完成了,那恐怕不仅仅是theory of everything了,而是theory of everything even it does not exist...
不用猜,这个计划最后失败了。就算到了今天,阿贝尔不完备定理到底是不是“人工智能”的天花板都还是处于一个颇具争议的位置。
MORE:《【混乱博物馆】哥德尔、埃舍尔、巴赫》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5566273/
《【混乱博物馆】哥德尔证明:智力的交响乐》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15719703/

BATTLE 2:EDVAC(1940s)
EDVAC被誉为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computer的老祖宗。但是其实,设计制造EDVAC的初衷并不像现在电脑的使用那么“世俗”,看电影玩游戏购个物什么的。
——在用逻辑去解释一切这个尝试失败之后,那群伟大的前辈(就算失败了)转而思考一个更弱一点命题
——如果用逻辑去解释“一切”还存在难度,那能否只是去解释“一切”中的某一个“存在”呢?
——哪个存在我们最感兴趣?
——当然是我们自己了
——也就是生命
其实在计算机设计之初,试图用逻辑去解释生命,比如大脑的运作,就已经有先例了。他们试图使用当时最先进的数学语言,比如控制论来描述“知道”本身。想用逻辑去冲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某种程度上,他们做到了。但是当他们想进一步,用1:1理论(而不是某种被高度抽象化简的模型)来解释大脑的行动时,进展却不如预期的顺利。再加上一些世俗(八卦)的原因,这次远征以失败告终,最后两位前辈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MORE:《逻辑与人生:一颗数学巨星的陨落》http://mp.weixin.qq.com/s/UJFDbl3hxNkn2ggp54KTvA

BREAK (1970s)
虽然用逻辑去解释大脑的尝试也以失败告终,但是计算机却幸运地活了下来,在工业水平的不断提高之下,计算机的计算速度也成指数地提高。20世纪的最后几十年就像一个中场休息一样,我不敢确定,但是肯定有人,看着不断上升的计算机性能,握紧手心,跃跃欲试。虽然他们肯定明白,前辈的失利,和计算速度并无多少关系。

BATTE 3(2010s)
确实,前辈的失利确实和计算速度并无多少关系。但是人类啊,或者说生命就是这样的一种存在。哪怕已经经历了千百次失败,现状也跟之前的失败也没有多少改善,可总有人还要再次尝试,哪怕用着一个看起来挺笨的方法。
计算机工程师想穷尽一切可能、
生物学家想摸清楚每一个蛋白分子之间的关系、
合成化学家想重现从无机到有机,从死到生的这个世界过程,
有时候觉得,这些研究的思路和前辈相比并不算高明,但是我们无法以此批评他们,甚至我们应该向他们致以敬意。在传统数理逻辑几乎黔驴技穷的现在,是他们还在探索着下一个办法,笨拙地——因为他们能依靠的实在不多;但是却从未放弃——大概因为他们都还相信着一个更美好的未来吧。

让我们再一次,去用逻辑理解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