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政治结课论文】科学,必然是幸福与正义的伙伴 2019-10-17 观点 暂无评论 3103 次阅读 > 这是我当年(2016年)研究生课程《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的结课论文。 科学,必然是幸福与正义的伙伴 ——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分析 #### 写在前面: 科学,必然是幸福与正义的伙伴——本来,在“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分析”这个命题背后的语境下,这句话是需要进行一番批判之后才能提出来的,而我并没有这么做的原因则是:与命题的默认思路相反,我并不认为这句话是需要进行客观分析、理性批判后才可以得出的结论。科学,必然是幸福与正义的伙伴——决定这点的不是任何理论或定律,而是人们自己。至于文章接下来的内容也不是什么推理论证,仅仅是讲述出了我眼中那个关于科学与技术的、横跨文明千年的未故之事罢了。 #### 一、科学是我们文明的一次进化。 如同每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一样,人类在存在之初所拥有的只有一个东西:对于面前这个万千世界的惊叹。亚里士多德在《形而上学》中就说到,哲学起源于对外部世界的惊奇。至于这种惊奇的来源我们现在还知之甚少,这里仅能解释为“生命的本能”;但是毫无疑问,这种惊奇正是之后各种智慧与知识,以及文明前进发展的源动力。我们惊讶于眼前的世界,然后奔走相告;我们好奇于眼前的世界,然后冒险尝试——就算诸如文化、文明、知识以及智慧这样的词语在现在是一个多么广阔高远的存在,它们都无一例外地是由这样的一言一行编织起来的。自然,当时的话语并不准确,当时的行动也完全是随性而为,在此基础之上,神话也就诞生了。以现在的眼光来看,神话缺乏逻辑性、系统性,甚至连现实可考证性都不具备。但是在当时,神话毫无疑问是对当时各种“话语”“行动”的最佳总结形式——那时的人们,还无法将“话语”与“行动”区分开来。 至于宗教的出现,则是对神话时代的一次系统化、规范化。宗教的进步意义在于,它极大地强化了那些神话的现实意义。宗教通过系统化、规范化后的神话,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起到了规范人们的行为,稳定社会组成的作用。也只有社会稳定,人们才有可能积聚出更大的向心力,去尝试解释与探索更广阔的世界。 但是无论神话还是宗教,探索世界的“行动”是没有和人们相互交流的“话语”区分开的,用的是同一种语言范式。这也就造成了主观一边倒的情况——所有的知识与智慧,都是以“我自己”为主体的。在我看来,所有神话与宗教的句子的开头,都默认隐去了一个前提句:我认为。 在宗教时代行将就木的时候,科学也基本完成了在形而上学中的酝酿,伴随着蒸汽转子的隆隆声,慷慨激昂地取代了宗教在人们之中的地位。最初,人们只是以为这仅仅是一次“改朝换代”罢了,因为科学以及科学带来工业革命有着比神明高得多的现实价值,所以人们放弃了宗教——似乎没有什么大不了的。至于人们意识到科学与神话宗教存在着本质不同,跟这种本质的差异比起来,那些物质变化顶多只是附属品的时候,已经是好几百年之后的事了。 是在科学这里,人们第一次将“行动”与“话语”区分开,人们第一次拥有了一套独立于主观意识的,描述客观世界的语言。从此之后的知识与智慧便分化成了两种句式,一种的句子开头是“我认为”,另一种则是“世界表示”。实际上,时至今日仍还有人对于“世界”这位闯入者心怀芥蒂。 在生物实验中,区分清楚哪些是客观事实,那些是主观推测往往是一个看似轻松其实陷阱重重的事。人们太容易被“看!现实和我预想的一样”的喜悦而趁虚而入,而混淆现实与认识的界线。而从主观的喜悦中再次冷静下来,正是科学这次进化所赋予我们的新能力。 #### 二、透过科学的大门,我们看到了太多的可能性。 随着几次工业革命的进行,科学,以及科学所带来的技术发展,展现出了空前的力量。无论是从人口、城市规模、人均寿命这类粗略的指标,还是从GDP,能量掌握水平等抽象指标,数据曲线在工业革命这里都发生了一个阶跃式的上升。如果把人类文明比作一个旅者,那么在科学之前,旅途的远方只有一种区别,那就是天堂(或者地狱);然而科学之后,机器人、永生、远征太空、回到过去……远方似乎一下子有了多得多的可能。我们也很难将这些可能再归类到“天堂”与“地狱”中去,关于任何一个选择如果存在乌托邦式的陈述,那几乎必然也会存在一种反乌托邦式的陈述。时至今日,从以此为题材的影视作品都十分叫座这个现象可以看出,人们对于这种反转依旧乐此不疲。 为什么科学可以给我们提供出这么多未来以供选择,而之前的神话与宗教却不行?毫无疑问,这是由于科学第一次诞生出了“世界”自己的语言。从此,我们的文明不再是自说自话,而是与世界的对话。这是一种对话,或者也可以说更是一种博弈,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规律,我们也有自己的诉求,每次科学进步都是双方的一次成功谈判:如何在不违背大自然的规律之上同时达到我们的目的,大自然的底线需要在谈判之中逐步摸清,我们的诉求也可能需要在一次次交锋中进行一些修改。这种事情在神话与宗教时代是无法想象的,因为“世界”并不会说话,关于世界的一切信息都是由“神官”一类的代言者在传达——实际上还是人与人自己的对话。值得指出的是,以上比喻实际上是建立在一种客观唯心主义的假设之上的,也就是说“世界有着他自己的原则”。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同这个假设,而在这上面的选择差异,也正是本文的探讨核心的另一方面,这里就不做展开了,本文主要是在探讨“人”这边的选择,与“世界”到底如何无关。但是有一点无法否定的是,人们对于“世界”有这么多多元化的认识,本身也正是因为科学所带来的那五彩缤纷的可能性。 当下,关于转基因、试管婴儿、人工智能等等的话题也是人们关注的主要方向。而这些方向,在神话宗教时代都是不可想象的。 #### 三、旅行太久的我们,还记得最初的方向吗? 除了人们对于“世界”到底是怎样的有着不同的意见之外,对于我们人自己到底应该何去何从也有着很多回答。但是此时的人们已经是一个整体了,大家已经不可能离开其他人而独立“旅行”了,所以我们就必须统一意见,确定一个(或少数几个)选择作为我们“人”的回答。争论也就此产生。 围绕科学本身以及科学技术所带给我们的这近乎无穷的可能性,争论的观点大致可以分成三类。其一,拒绝接受科学在当下的统治地位。这种倾向轻则表现为只使用,享受科学技术带来的便利,但是却忽视掉科学技术中“世界”所传达出来的信息。重则表现为一种反智慧主义,认为智慧本身是一种恶,鼓动人们回到过去。其二,则是将“世界”传达出来的信息视为最神圣的存在。这种倾向轻则表现为一种“科学沙文”主义,认为谁拥有了科学技术谁就是王者,拥有科学技术便可拥有一切。重则表现为一种“科学自我目的”论,认为科学是一个存在“自我目的”的实体,这个“自我目的”就是“追求世界的真理”。其三,则是依旧将“人”作为最高价值,但是这种倾向如果过分严重化也容易转化成第一种。 我的观点从叙述中应该很明显了。首先我重新从正面再描述一下我的认识,将“人”视作最高价值实际上是一种“人文主义”,但是这种“人”不同于传统神话宗教时代的“人”,而是科学中的“人”。科学有着“社会性”与“自然性”双重属性,我所说的“人”是社会性中的“人”。也就是,与“世界”对话着的“人”,并非自说自话的,神话宗教时代的“人”。前者要比后者拥有着丰富得多的内涵,除了他需要有自我,还要有诉求(这两点后者也拥有),还要拥有与世界对话的技能以及智慧。而这种技能与智慧,正是科学。 诚然,旅行至此的人拥有了科学技术,已经比以往的人更加强大,在大自然面前有了争辩权。然而人们与自然的矛盾实在太深刻,一个简单的例子,热力学第二定律告诉我们世界倾向于无序,而我们人却无时无刻在追求有序。之后每前进一步都是与世界的一次交锋,就在这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中,有的人选择了放弃,有的人则选择了继续。 可是朋友们,还记得最初为何踏上旅途的吗? #### 四、科学的唯一目的,是人们生活的改善。 当我第一次在傅里叶的《热的解析理论》中看到这个注记的时候,恍惚间有一种回家了的感觉。尤其在量子理论出现之后,量子理论所反映出的一个与我们常识截然相反的世界观、核武器的研制成功,对于社会的物质和哲学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拜知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就算到了今天,以二战时期的德国为例证明“追求真理(而非实用)的科学技术才能带来先进”的人也不在少数。我怀疑的是,二战时期德国的军事、科技实力世界确实首屈一指,但是她的人民就真的更幸福了吗?大家的生活真的变好了吗?——要知道,就算在神话宗教时代、就算在懵懂的原始时代,我们每个人生活的改善都是从未改变过的目标,这一点应该是我们为数不多的普世价值。拜知、崇尚科学我并不反对,但是二战德国的情况不应该成为参照。实际上,从一个更广的时间线上看去,两次世界大战都是科学技术发展给人们造成的伤害;而从这些伤痛之中,我们并没有抛弃科学,而是坚强地走了过来。科学的这种两面性是深深根植于科学的社会性与自然性中的,这种多重的矛盾特性致使我们几乎无法从中“推导”出任何有价值的结论。毕竟,科学的神圣在于创造出了“世界的话语”本身,而与“世界到底说了些什么”没有关系。 实际上,当下科学研究的主流都是实用主义的。任何一篇高质量的研究论文都必然和某一个重要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有关。甚至在与“民科”划清界限的时候,可证伪性(一直以来公认的科学的核心特征)的功效都不如“现实意义”更加来得直接有力。但是最后决定科学的价值的还是我们自己,同样一个基因编辑技术,用在治疗遗传病上就是人们的福音,如果用来制造生化武器就是人类的噩梦。在“人”与“世界”的分界线上,我们并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是的,不是科学选择“人”或者“世界”,而是我们自己选择了“人”自己。** 退一步讲,我其实对于“世界的真理”到底是怎样的并不关心,我关心的是我爱和爱我的人们、我周围的大家的生活状况。是因为看到了悲伤、看到了不幸,才致使我想去了解洞察世界的真理,因为科学的历史告诉我,想要对抗这些悲伤与不幸,想要守护那些欢笑与幸福,了解自然、了解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是很重要的一步。如同下棋,如果连规则都不曾清楚,谈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棋手?科学就是游戏规则,而技术,正是这名棋手的技艺。 #### 尾声 在最开头也说到了,这个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科学技术所带给我们的变革还在继续,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深化,第四次工业革命,甚至一次超越科学的进化都可能发生。万千世界或许真的是变化莫测的,但是有一点没有变,那就是我们“人”自己这个存在。科学技术或许会带给我们更强大的力量,或许也会再次伤害我们,但是**我或许还是会坚信科学是我们追求正义与幸福的道路上的重要伙伴——因为,我是这么决定的。** 标签: none 本作品采用 知识共享署名-相同方式共享 4.0 国际许可协议 进行许可。